内地与香港扩大资本市场务实合作将推出三项新举措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9月份表示,将推出扩大沪深港通股票标的、研究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支持在香港推出国债期货等新举措。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谢中央政府再一次向投资者表明国家对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
当天,方星海在2022年服贸会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致辞时提到,将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证监会高度重视两地资本市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不断迈进,支持香港维护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同港方和有关部门推出三项扩大两地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的新举措:
一:扩大沪深港通股票标的,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和更多沪深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标的范围。
二: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研究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三: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加快推动境内国债期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实现两地协同发展。
有关措施是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为内地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选择,协助香港吸引更多海外企业来港上市,并为在港投资国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有关项目在落实后将进一步有利香港达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目标,配合内地金融市场高质量开放和发展,贡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以达致两地金融市场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有关措施将便利内地投资者透过港股通丰富资产配置、为香港和海外投资者进入国债市场提供离岸风险管理工具,以及深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特区政府、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已与有关内地机构开展商讨,并将继续紧密协作,为有关措施的全速落实而努力。
港股通于2014年开通,截至今年8月,分别有388只及545只合资格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供内地投资者以港币计价交易,当中并不包括海外上市公司和人民币计价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