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评:县、镇、村“三级发力”,广东给出“三农”新方法论

  • CLTPHP

广东放了一个“大招”!

2月13日,也就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的当天,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举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大手笔拿出了1100亿元全力保障实施,再一次引发全国关注。

更让人振奋的是,广东是全国第一个将“县镇村”联动发展起来,对县镇村一体化发展进行顶格谋划布局,推动县、镇、村“三级发力”的省份。

广东为什么要实施“百千万工程”?“百千万工程”背景下,“县镇村”怎样联动?

“百千万工程”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来了解什么是广东的“百千万工程”。

老杨注意到,在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多场重要会议上,尤为突出强调突出县域振兴,实施“百千万工程”,这是广东“三农”工作落实二十大精神的最新举措,也是广东“百千万工程”的由来。

那么,广东为什么要实施“百千万工程”?

这与广东的行政区划有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广东拥有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共同组成了中国最强经济大省的版图。

2022年,广东经济总量达到129118.58亿元,连续34年位居全国第一。如果把广东比作一个单独经济体,广东经济总量领先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但如果把广东的经济总量分为10份,珠三角9个城市就要占去8份,而粤东粤西粤北12个城市仅仅占了2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可想而知。

老杨梳理发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2021年,广东有70%的县(市、区)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人均GDP最高的深圳市南山区与最低的县(市、区)差距在20倍以上。县域城镇化率仅约44.3%,低于全省水平30个百分点;部分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面临压力,乡村产业基础薄弱,人居环境有待加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资源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净流出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等等。

“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可以说,广东省城乡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基于此,广东启动“百千万工程”大动作,就是聚焦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这个大问题。“百千万工程”的目标,正是重点发展广东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加快把县镇村发展起来。

老杨认为,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广东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将县、镇、村三级连成一体,可以打造“县镇村三级联动”的乡村振兴辐射带动模式,实现乡村振兴、县域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环环相扣,激发出联动效应。

这一招,精准打在了广东当前“三农”工作的靶点上。

主题紧扣中央一号文件

老杨认真研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现,广东本次动员会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主题紧扣中央一号文件。

在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广东将下大力气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力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完善粮食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抓好生猪和“菜篮子”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保供能力。

2021年,广东农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了8000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实现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连增”;十年来,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9999元增长到2021年的22306元……

在老杨看来,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目标,广东抓好了这个“重中之重”。

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广东将着力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产业能级提升,在做好“土特产”文章中,构建起体现广东“三农”特色、展现广东比较优势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十年来,广东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88个,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2578个,被誉为“水果之乡”的茂名高州,农林牧渔总产值长期位于全国各县市首位,荔枝、龙眼、香蕉……成为广东一张张闪亮的农业名片。

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上,广东聚力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突出需求导向应用导向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农业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

老杨在广东调研发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理念,早已成为广东共识。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农业科技交出一份靓丽答卷,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61.2%提高到2020年的70.2%;水稻优质率超过74%,位居全国第一;创新推动建设四维一体的金字塔式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在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上,广东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过去几年,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四个转变:村庄大量积存几十年的垃圾、污泥、废弃房得到了清理,实现了从“脏乱差”向“全域干净整洁”转变;农村生活污水“靠蒸发”向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转变;农村生活垃圾“靠风刮”向有效收集治理转变;“美丽乡村示范试点”向“连线成片乡村振兴示范带”转变,广东省农村面貌不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县镇村”联动发展

如果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是谋一国,那么广东这次的动员大会则是谋一省,一个国家一个省份,都离不开一县一镇一村的发展,正是有了一村一镇一县高质量发展,才有一省一国高质量发展。

目前,广东共57个县或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广东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广东的28%,但县域GDP仅占广东的12.5%,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县域经济广泛集中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这些地方和大湾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潜力巨大。

怎样将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广东的打法是将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建设农业强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抓好的重大战略举措抓紧抓实。

在这次动员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指出,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要立足“抓什么”、聚焦“怎么抓”、明确“谁来抓”。

一是立足“抓什么”,把准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着力抓好县域经济;抓好县域城镇化;抓好城乡融合。

二是聚焦“怎么抓”,“抓两头、促中间”,实施“创先、进位、削薄”行动,推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催生更多百强县、千亿县,制定完善“1+N+X”政策体系。

三是明确“谁来抓”,组建省市县三级指挥机构和工作专班,由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抓;坚持“主抓到县”与“由县主抓”相统一,全面实行省领导同志定点挂钩市、联系县,推动各县(市、区)担起主责、唱好主角。

在老杨看来,这一套从“抓什么”到“怎么抓”,再到“谁来抓”,不仅广东对“百千万工程”的破题,更是一套如何建设农业强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系统方法论。

更重要的是,广东这一套打法不是就“三农”谈“三农”,也不是就乡村振兴谈乡村振兴,而是跳出“三农”看“三农”,将“三农”工作融入到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来,放在广东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来谋划落子。

放在全国来看,这一套打法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广东第一个提出将“县镇村”联动发展起来,旨在内外打通,内外促进,内外融通,形成“县镇村”生产要素内外循环体系,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老杨注意到,为全力保障“百千万工程”实施,广东更是拿出了大手笔资金,今年安排预算1100亿元。

这就是广东的魄力,也彰显了广东建设农业强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心和态度。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回望过去,在农业强国进程中,广东一直有担当;放眼未来,在“百千万工程”强有力实施下,广东也必将有更大的作为。

綫上分享會
點擊預約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