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大而美”引发的“互杀” 结果会如何?
一天之内,连发数十条推文,马斯克又“不冷静”了,“钢铁侠”直接化身“马大炮”。
这次,让他怒火中烧的是来自特朗普向国会提交的一份“大而美”法案。“开炮”的理由之一就是,这份法案“践踏”了美国普通民众的权益。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特朗普与马斯克再起冲突
“大而美”阻马“财路”
随着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参议院投下关键一票,“大而美法案”突破立法程序的最后关卡,距离正式生效仅剩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也彻底撕下“和善的面具”。两位大佬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开始互相威胁,誓斗到底。
其实,这场冲突的导火索直指法案中关于新能源产业的条款——即削减电动车购置补贴、限制清洁能源项目财政支持的条款。
换句话说,就是特朗普要取消“国补”。
尽管身为全球电动车“第一品牌”,但美国市场对电动车的接受度本就受低油价制约,若失去政策杠杆支撑,特斯拉可能面临需求断崖式下跌。
这种冲击已显现在财务数据中,2025年首季度特斯拉营收同比萎缩9.2%,净利润暴跌70%。更严峻的是,多国市场因马斯克支持特朗普的政治立场发起抵制,进一步加剧了销售困境。
难怪,他在6月30日发布的社交媒体动态中直接开骂,支持这项法案的共和党人是猪,“我会确保他们为自己的选择承担政治后果”。
面对马斯克的猛烈攻势,特朗普迅速发起反击称,马斯克获得的政府补贴可能创下历史纪录,如果没有纳税人资金输血,“他的火箭工厂和电动车帝国早该关门歇业了”。
作为世界上最有钱的那一小部分人,只是“断人财路”还则罢了。更大的冲突则是对“太空梦”的打击。
马斯克旗下企业存在微妙的资金联动机制:特斯拉持续盈利为SpaceX提供研发弹药,股权质押又为星舰项目输送现金流,若电动车市场持续萎缩,摧毁的可是其作为“科技狂人”要带领地球人“移民火星”的伟大梦想。
马斯克曾出入白宫仿佛自家客厅
马斯克建新党能成真吗
曾经的“山盟海誓”言犹在耳,出入白宫仿佛自家客厅,历历在目。但这次马斯克终于领悟到了什么叫做“靠山山倒”。于是,马老板再次提出要组建新党,名字也很大气,“美国党”。
那么,马斯克有可能成立新党并成功拿下下届总统大选吗?答案很简单,不可能。
因为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决定了只能是两大党瓜分选票,第三党没有任何出路。按照选举人团制度,绝大多数州和华盛顿特区都实行“赢者通吃”的规则,也就是把本州或特区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本地获得相对多数选民票的总统候选人。
因为“赢家通吃”,必然意味着大党要实施区分铁票仓和摇摆州的田忌赛马策略,按照美国一位政治学家的估算,最理想的情况是,甚至只需要赢下全国20%的选票就能赢得大选。
对于小党来说,在总统大选中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要想获得选举人票,必须在某一州中获得50%以上的选票。财力、人力有限的小党几乎是不可能与大党抗衡的,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小党输掉了州内多数票,被大党通吃。因此,除民主党、共和党两个超级大党以外的第三党,参加总统选举一般只会起到“捣乱作用”。
惩罚“背信弃义”的特朗普和共和党,或许这才是马斯克成立新党真正的目的。
马斯克带特朗普体验特斯拉
驱逐马斯克,特朗普有这能耐吗
曾经的“小兄弟”准备“背后插刀”,特朗普自然不能不防。当地时间7月1日上午,当被问到“是否会驱逐马斯克”时,特朗普表示“可以考虑一下”。
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真的有权力驱逐一个美国公民吗?答案同样是,几乎不可能。
首先,从法律层面上来说,要想驱逐马斯克,特朗普政府必须先完成一个难度极高、程序极其繁琐的法律步骤——撤销其美国国籍。
这绝不是总统一道行政命令就能搞定的事。须由美国司法部发起,并诉至联邦法院。政府作为原告,必须承担极高的举证责任,需要用“清晰、明确且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被告在当初申请入籍时存在欺诈行为。
其次,作为美国顶尖的企业家,马斯克拥有特斯拉、SpaceX、SolarCity、Twitter、Neuralink、OpenAI等多个在美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企业,且大多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等,最差的也是联合创始人。
如果将马斯克驱逐出境,对美国来说,恐怕不是一点半点的损失。而马斯克敢于与特朗普叫板,也就是因为他手中掌握的企业和技术,是美国政府离不开的。特别是SpaceX,是美国航天领域特别依仗和依赖的。
可以预料,特朗普在讲了“驱逐出境”的狠话之后,相信很快会有补救手段缓和与马斯克的关系。至少眼下,特朗普还需要马斯克,还不想把马斯克推到对手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