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公诉人是案件‘喂’出来的!”
在庭外练好真功夫
湖北:持续锻造
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公诉铁军
“细节决定成败、多元视角带来思维突破、团队协作彰显聚合力量……”翻开湖北省检察院汉江分院检察官李丹凤的工作笔记,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最近参加最高检听庭评议活动后的思考与感悟。从案件细节的把控到团队协作的体会,从辩论技巧的总结到法律适用的探讨,字里行间展现着新时代公诉人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在湖北,像李丹凤这样精益求精的公诉人还有很多。近年来,湖北省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检察队伍建设”“干部素质提升年”等部署要求,努力以高质量队伍建设推动刑事检察业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省刑事检察条线有9人获得全国检察机关业务竞赛标兵或能手称号,35人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人才库,办理的41起案件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或典型案例。
2025年6月,湖北省检察院举办全省检察机关刑事检察高级研修班。
“一把手”工程添足动力
2024年7月,湖北省黄石市检察院召开优秀公诉人经验分享座谈会。
在武汉市汉阳区检察院检察官韩哲昊的手机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特别的照片,照片拍摄于2024年第三届湖北省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赛决赛颁奖现场,韩哲昊手捧“最佳辩手”奖牌,与湖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守安合影留念。
“让我珍视的,不仅仅是获奖的荣耀时刻,更是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怀和团队的帮助。”韩哲昊回忆道。赛前,湖北省检察院组织了专业、密集的培训,院领导多次指导模拟论辩,王守安在决赛前夕专程到训练场给选手们加油鼓劲。据了解,湖北省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赛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湖北推动检律良性交流互动、提升公诉人庭审论辩能力的重要平台。
“无论是检律论辩赛、全省检察机关公诉业务竞赛,还是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赛前培训等重大活动,王守安都会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提出相关要求,并与选手们深入交流。”据湖北省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负责人介绍,全省检察机关把刑事检察队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湖北省检察院先后制定了公诉队伍建设方案、公诉队伍人才培养意见等队伍建设指导性文件,以及刑事检察部门抓基础强素能提质效“个十百千”活动方案、刑事检察业务“五评五促”岗位大练兵活动方案等,列明刑事检察岗位练兵阶段性目标任务、工作举措、重点活动安排等,做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评促优。
领导的重视,给刑事检察人才队伍发展注入活力、添足动力,湖北省各刑事检察条线结合实际打出了提升公诉队伍建设的组合拳。
普通犯罪检察条线与全省各级法院“科技法庭”实时联网,常态化开展线上“推门听庭”活动,随机抽取开庭案件跨区域交叉听庭,抽取庭审视频进行出庭活动评查和一案一复盘,全面规范公诉人出庭行为,提升庭审应对能力。
重罪检察条线充分发挥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湖北分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指导多地毒品研究小组常态化开展庭审观摩评议活动,通过评议和促改并举、复盘与研讨并重的方式,提升公诉人指控犯罪、临场应变、审判监督等能力。
未成年人检察条线组建疑难复杂案件专家会诊团,积极回应基层办案需求,推动实现“以案代训、以案提能”工作目标。
职务犯罪检察条线结合当前反腐败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出台办案指引,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开展一案一指导,通过对适时介入、法律文书制作、出庭支持公诉等办案环节全覆盖、面对面指导,确保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经济犯罪检察条线牵头组织“十佳刑事出庭案例”“十佳刑事出庭检察官”专题评选活动,加强和规范案件请示报告制度,持续加强业务素能建设。
近年来,湖北省刑事检察条线47个集体或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刑事检察业务培训4个创新做法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创新100例,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刘亮、全国模范检察官乔富粤、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何娅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独家订制”成长方案
百年树人,不得毕其功于一役。刑事检察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固本工程,必须结合实际、长远计议。
湖北的实力是什么、特点有哪些?湖北省三级检察院首先开展“号脉”找病根式专题调研,全面自查摸底刑事检察队伍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获奖立功、专案办理、学习培训、发展现状等情况。经过调研,既发现了湖北刑事检察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较轻、参与专案办理人数较多等优势,也找到了专家型拔尖人才培养相对薄弱、专业化刑事检察办案团队建设相对滞后等制约因素。
摸清“家底”后,检察队伍建设的思路也逐步清晰。
第一步便是盘活人才资源。2018年,经层层推荐和选拔,100余名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入选湖北省刑事检察人才库或后备人才库。湖北省检察院定期从人才库中抽调人员参与大要案办理、送学培训、观摩庭评析、业务竞赛等,全面盘活人才资源。
第二步是创新培养方式,提升培训实效——湖北省检察院采取检察官教检察官的模式开展模拟法庭、刑事案件审查、向检委会汇报刑事案件等实训教学,并探索与公安机关同堂培训加强检警交流;同时,通过法学教授、法官、检察官、律师“四方谈”开展互动式辩论教学,碰撞思想火花。
“省检察院为我们量身定制了形式多样的实战实训方案,有针对性地补强短板、提升能力,帮助我们快速成长。”何娅茜先后获评“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模范检察官等称号,她坦言,自身综合素能的全面提升,既源于培训的“输入型”学习,也离不开实战、授课等“输出型”学习。
据了解,近年来,湖北省检察院有针对性地开展“刑事检察人才训练营”“全国优秀公诉人走进基层”等一系列活动,刑事检察人才库成员先后为全省刑事检察条线干警授课600余课时,检察官们在教学相长中,不断精进业务。
2025年5月,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就一起诈骗案出庭支持公诉。
“优秀的公诉人是案件‘喂’出来的!”全国模范检察官、襄阳市检察院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乔富粤有丰富的刑事检察工作经历。她表示,湖北省检察机关刑事检察条线很注重对类案、疑难复杂案件的指导,定期举行“以党的创新理论说办案、讲工作”等案例研讨活动,聚焦办案实务,探讨法律适用等问题,对提升办案素能和办案质效有很大帮助。
在湖北省检察院引导带动下,各地检察机关因地制宜开出公诉队伍建设的“良方”。湖北省检察院汉江分院实施“实战导向、阶梯培养”机制,刑事检察人员从初阶“跟庭复盘”,到中阶“模拟对抗”,再到高阶“类案专攻”,逐步进阶公诉能力。武汉市青山区检察院将出庭能力建设融入该院“青橙·塑能”人才培养工作,深化落实“高校理论导师+检察实务导师”双导师模式,在实战中淬炼公诉尖兵。荆州市沙市区检察院依托结对帮带、多部门轮岗、案件复盘讨论等方式,通过“青年大讲堂”学习分享平台,让公诉人不断储备新领域新知识,实现“一专多能”。襄阳市襄州区检察院结合坚持以案代训,让青年干警在参与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中提升业务水平。在最高检组织的听庭评议活动中,该院“90后”检察官廉凯出庭表现沉稳,获得评议组一致好评,很难看出,这是他入额后首次出庭。
“龙头”带动质效提升
“要把功夫下在庭外,把能力展现在庭上。”不久前,在最高检组织开展的听庭评议活动现场,湖北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金鑫表示,要以听庭评议活动为契机,推动出庭支持公诉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出庭质量提升,更好促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刑事案件。
近年来,湖北省检察机关将刑事出庭能力建设作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抓手,把出庭能力建设和公诉人才培养纳入检察队伍建设的大盘子统一谋划推进。
全省检察机关刑事检察部门扎实开展“百庭评议”“千案评查”活动,采取常规听庭、推门听庭、视频抽庭等方式评议庭审案件400余件。刑事检察条线在对撤回起诉、判决无罪、诉判不一等重点案件开展常态化评查中,将出庭履职情况作为评查重点,针对评查情况进行专题分析并下发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升出庭能力提供指导。
“在第九届湖北省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优秀公诉人暨第一届湖北省检察机关十佳刑检检察官助理业务竞赛中,十佳公诉人、优秀公诉人、十佳刑检检察官助理均为‘85后’,其中‘90后’占比76.7%,年轻刑事检察人员正快速成长为刑事检察队伍的中坚力量。”从全省检察机关刑事出庭能力建设情况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湖北省检察机关注重分层分类培养,已形成阶梯式、专业化出庭能力培养体系。比如,对检察官助理,侧重辅助出庭培养,完成从法律理论到实务操作的过渡;对初任检察官,开展“模拟庭审”“案例辩论”等实战化培训,补强庭审对抗、舆情应对短板;对资深检察官,则定向培养成为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
为加强拔尖人才培养,湖北省检察机关还在重大复杂案件办理过程中构建“导师带教+实战锤炼+复盘迭代”的全链条培养机制。对中管干部职务犯罪、重大黑恶犯罪等疑难复杂案件,在全省刑事检察队伍中选择青年业务骨干进入专案组,由公诉业务标兵、检察业务专家担任导师,围绕证据审查、庭审预判等出庭核心能力开展靶向训练。
在办理某领域系列案件时,王守安担任案件办理领导小组组长,统筹案件办理。全省抽调业务骨干组成18个专案组,组建起“1名资深检察官+若干青年公诉人”的攻坚团队,通过模拟对抗、类案裁判大数据分析等实战演练,修改出庭预案370余稿,预测质证观点和辩论意见620余条,开展各种形式演练130余次,最终案件取得很好的庭审效果,实现了“办精品案件、育精英人才”的双重目标。
“出庭能力既是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核心要求,也是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关键举措。”王守安表示,下一步,湖北省检察机关将结合“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出庭能力提升体系建设,持续锻造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公诉铁军”。
(来源:检察日报·先锋周刊 记者:刘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