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跟着我们警车走!”

  • CLTPHP

如何把“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有经历,有体会,更有责任。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好审判故事,传递法治声音,也为了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审判能力和水平,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共推专栏——“法官手记·做实‘公正与效率’”。

诚邀一线的法官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讲述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审判、一次执行、一次接访、一次普法,透过小切口,通过小故事,反映情理法如何相互交融,公正与效率真正实现。文字宜短,内蕴应长,如有现场视频、照片,读者当会更加欢迎。来稿请注明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发送到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邮箱:fgsjzgfy@126.com。

“医生说再晚一点手指就接不上了,太感谢你了冯警官!谢谢你们!”电话那头,工厂老板语气哽咽地说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听到那个需要救助的年轻人成功接上手指,那天的紧张和奔波,都化为一种无比踏实和安心的感觉——我们为他抢回的时间,每一秒都值得。


警笛呼啸,为断指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10月10日下午1点,我刚执行完任务准备返回单位。阳光明晃晃地照在挡风玻璃上,趁着等红灯的工夫,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击声突然响起。

“警察同志!帮帮我们!”

我猛地抬头,看见一个中年男子正用力拍打着车窗,满脸焦急。驾驶员朱建忠摇下车窗,他几乎是喊着说:“我们车上有个人手指断了,需要马上到医院!”

我一个激灵推开车门,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他们的车旁。后座车窗降下的瞬间,我倒吸一口凉气——一个年轻小伙瘫靠在座椅上,整张脸惨白如纸,冷汗不断从额头滚落。他的左手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着,隐约能看见里面血肉模糊的断指,鲜血正顺着塑料袋边缘一滴一滴落在车垫上。

“怎么伤的?”我一边询问,一边迅速观察着伤者的情况。

“在厂里操作机器不小心压到的。”坐在副驾上的老板已经急得几乎语无伦次,“我们从盛泽过来,想去嘉兴的医院……这条路不熟,车又这么多……”

我看了眼导航,距离医院还有将近11公里路,整体路况比较复杂。路上的每一分钟,都关系着这根手指能否成功再植。

“快!跟着我们警车走!”我当即做出决定。

驾驶员立刻会意,迅速拉响警笛。我让伤者的车紧跟警车,自己则坐进他们的车里——既为随时观察伤者状态,也一路指引方向。

“坚持住,小伙子,很快就到了。”我安慰着他。他虚弱地点点头,嘴唇已经发白干裂。

警笛呼啸,我们在车流中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透过车窗,我看见前方的车辆纷纷向两侧避让,那些素不相识的司机们,都在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让出生命健康的通道。

争分夺秒,手指最终接上了!

“前面右转就是医院了”!我指着路口提醒司机。后视镜里,小伙子的头渐渐歪向一边,我赶紧喊他:“别睡!马上就到了!”

九分钟——这段平时需要二十分钟的路程,我们只用了九分钟。车刚停稳,医护人员已推着平车飞奔而出。我协助他们将小伙子轻轻抬上平车。直到送进抢救室,看着医生护士迅速围上来开始处置,我才发觉自己的警服已被汗水浸透,托着伤者的右手在微微发抖。

急诊大厅里匆忙而有序。我慢慢走出来,回到警车上。

回单位的路上,我望向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那些为生命让行的普通人,那些在医院争分夺秒的医护人员,还有那个在剧痛中始终咬牙坚持的年轻人……这一切,都让我深深触动。

后来,这个故事如同涟漪般从我的身边扩散开来,最终在更广阔的网络世界里激起了无数共鸣。当看到“在中国,你可以相信任何一辆警车”这条评论时,一种复杂而真挚的情感涌上我的心头。这朴素的十几个字,胜过千言万语的赞美,它道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无需言说的信任。

作为一名法警,我的日常职责是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作为一名执行局干警,我的职责是努力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但那一刻,我坚守的是人民警察最朴素的信念——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一声声警笛,一次次任务,都让我想起入警宣誓时的誓言:为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而英勇奋斗!


綫上分享會
點擊預約

微信公众账号